本篇文章www.yyrjxz.com给大家谈谈工资7月发六月怎么做账,以及6月的工资七月发算压工资吗对应的知识点,对于很多小微企业主而言,找到一位靠谱的会计师进行代理记账往往会成为他们的第一选择。但是这种方式也存在着许多弊端,例如需要支付较高的费用、信息泄露风险增大等。那么,如何才能学会自己做账呢?下面我们就来分享一些实用的做账技巧。
借:管理费用(等)-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并做相应的扣款分录,比如社保、公积金扣款,个税等。
月和5月工资一起发,一起记账。个税还是分月申报,扣除完后申报不用交个税。
发放工资时借: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应发工资数)。贷:库存现金 / 银行存款 (实发工资数)。其他应付款—养老 / 医疗等 (代扣代缴金额)。其他应付款—住房公积金 (代扣代缴金额)。
发放工资做账:资计提(应发工资数):借:制造费用-工资,管理费用-工资,销售费用工资,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工资发放的做账方法:企业在每个月支付工资之前,会计部门应汇总工资结算单,然后编制工资结算汇总表,根据工资结算汇总表中实际发放工资总额从银行提取现金,借记“现金”账户,贷记“银行存款”账户。
企业发放工资有计提工资、发放工资和缴纳社保个税三个步骤,一般通过“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核算,并根据员工所属部门计入相应会计科目。
1、小李借支的6月份工资,发放5月份工资的时候已经扣除,也就等于7月份支出的十一万八千元存款。
2、月份发6月份的工资,社保7月份交,社保缴费是7月份的。社保参保制度规定,新职工参保,上岗当月向社保机构申报,次月开始缴费参保。
3、应该报七月份的,八月份的应该在九月份再报。个人所得税征税主体是个人,条件是所得财产。八月份的工资尚未结算不能算是个人所得,等到工资结算完成发放到个人才可以收取个人所得税。
4、社保只能是当月缴当月的,即7月份发的是6月份的工资,社保直接从6月份工资中扣除。不存在6月份的社保7月份再缴的可能。
5、七月份的社保是从七月份工资扣除,只是七月份给你的工资需要到八月份才会支付。
1、月份发生的,理论上当月就应该入账,如果你6月份没有记账,那么至少银行存款和现金的6月份变化在7月份记账的时候要视为是在做6月份的账务,相当于补记。
2、直接在七月费做账就可以了,没什么关系,六月直接做零申报。
3、可以的,账务处理稍晚问题不大(不能跨年度),只要在规定时间申报个人所得税就可以。
1、月计提后,账务处理为应缴并申报,然后在9月份向税务机关缴纳。
2、应该报七月份的,八月份的应该在九月份再报。个人所得税征税主体是个人,条件是所得财产。八月份的工资尚未结算不能算是个人所得,等到工资结算完成发放到个人才可以收取个人所得税。
3、公司成立后就需要做账报税,当在每月15日前对上月情况进行记账报税,首次报税时间参考税务局核发的《税种核定通知书》。如果不按时进行报税,产生的影响十分严重。拿到营业执照,每个月都必须向税务局申报企业的经营情况。
4、我们都知道养老保险是按照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作为缴费基数,但是很多地方的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要到第二年的7月到8月左右才会公布,但在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没有公布之前,养老保险又不能停缴,需要按月缴纳和扣款。
5、如果数据在下午才给银行,那么工资就可能在第二天才到账。 单位支付的工资集体入账后,银行应处理一次,一般是下午6点。 6:10左右到达。 根据情况不同,每家银行的规定都不一样。 以工商银行为例。
一般跨月计提是很正常的,如果发生计提与发放数字不同,计提少的话补计提,计提多的话冲红,这种就补计提;借:管理费用 2205 贷:应付工资 2205 计提的工资和实际发的工资有差异到时候,可以补提或冲回。
应付职工薪酬计提数大于实际发生数,计提时分配到各项费用和成本中,用跟实际发生对比的差额冲费用;在“应付职工薪酬”科目下设置二级科目“工资”“社会保险费”,应付职工薪酬包括社保。
如果计提多了,电算化核算的,要做红数冲销的。实发的工资和计提的工资有差异个税怎么处理 应该以实际发放的数额为基数扣缴个人所得税而不是以计提的数额为基数。
如果工资计提数小于实际发放数,就补计提;如果工资计提数大于实际发放数,就把多计提的金额冲销。会计分录亦称“记账公式”。简称“分录”。它根据复式记账原理的要求,对每笔经济业务列出相对应的双方账户及其金额的一种记录。
然后计提下月工资之后再按照计提的工资下个月按时的发放就可以。有时候员工的出勤情况或者是他的社保扣款情况不同,那么计提的金额也许会不一样的,所以这个是根据实际情况操作就可以。没有必要非得一样。
计提的工资和实际发的工资有差异到时候,可以补提或冲回。这个调整,可以在下次计提工资时,一并调整。
关于工资7月发六月怎么做账和6月的工资七月发算压工资吗的介绍用友财务软件官网就为您总结到这了,在本文中,我们为您详细介绍了如何自主进行账务管理,希望这些知识能够让您更好地掌握企业财务情况,提高财务分析和决策的准确性。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或建议,请随时与我们联系。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