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购抵税货物改变用途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网站首页会计做账 正文

外购抵税货物改变用途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admin 2020-10-04 会计做账 177 ℃

用友财务软件要在这篇免费会计实操做账的文章中给财务会计人员带来:外购抵税货物改变用途的会计和税务处理相关的会计实操做账知识,这篇外购抵税货物改变用途的会计和税务处理会计实操做账技巧的图文教程详细解了在账务处理过程中外购抵税货物改变用途的会计和税务处理的相关账务处理技巧,一定对您学习会计知识有帮助。

外购抵税货物改变用途的会计和税务处理

目前,我国增值税采用购进扣税法,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后,只要符合税法规定,就可以将进项税额进行抵扣。税款抵扣后的货物如果改变用途时,有关会计和税务的处理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需要进项税额转出的项目,主要包括将已抵税的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固定资产(在建工程)、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等;另一种是需要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的项目,主要包括将已抵税的货物用于对外投资、无偿赠送他人等。

  一、改变用途需要进项税额转出的处理

  当已抵税货物用于非应税项目、免税项目、固定资产、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时,进项税额转出的方式有三种情况。

  第一,只含有货物的进价,不含运费及其他杂费

这种情况会计处理比较简单,只要将按货物进价计算的进项税额转出即可。

例如:某食品厂将一个月前购进的粮食(购进时取得了专用发票并抵税)发给职工,若购进时未发生运费,该批粮食成本为10 000元,则发放时,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11 300

    贷:原材料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 300

  第二,含有货物的进价和运费,不含其他杂费

  这种情况会计处理相对较为复杂,货物的进项税额转出与上例相同,但运费对应的税额应按照运费全额的7%计算扣除,所以,在进项税额转出时,必须将计入成本的运费还原为抵税前运费,再计算转出税额。例如:某食品厂将一个月前购进的粮食(购进时取得了专用发票并抵税)发给职工,该批粮食成本为10 000元,其中含运费186元,则发放时,计算进项税额转出为(10 000-186)×13%+[186÷(1-7%)]×7%=1 289.82元,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11 289.82

    贷:原材料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 289.82

  第三,既包含货物的进价,也包含运费及其他杂费

  这种情况会计处理时,货物和运费需要按照第二种方法将进项税额转出,由于其他杂费在货物购进时已全额计入成本,所以不涉及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的问题。例如:某食品厂将一个月前购进的粮食(购进时取得了专用发票并抵税)发给职工,该批粮食成本为10 000元,其中含运费186元,装卸费和保险费50元,则发放时,计算进项税额转出为(10000-186-50)×13%+[186÷(1-7%)]×7%=1289.82元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职工薪酬 11 283.32

    贷:原材料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283.32

  二、改变用途需要视同销售计算销项税额的处理

  将外购货物改变用途需要视同销售涉及两种会计处理方式。

  第一,将货物分配给股东或投资者

  这种方式虽无现金流入,不符合会计上确认收入的标准,但会计上也作为收入处理。例如:某食品厂将一个月前购进的粮食(购进时取得了专用发票并抵税)分配给股东以抵顶部分红利,该批粮食成本为10 000元,其中含运费186元;同类粮食市场售价为12 000,则分配时,计算销项税额为12 000×13%=1 560元,会计分录为:

  借:应付利润(或应付股利) 13 560

    贷:产品销售收入(或主营业务收入) 12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1 560

  第二,将外购的货物用于投资或无偿赠送他人的行为

  这种方式也不发生现金流入,会计上不确认收入,只按成本结转,所以,会计处理时采用直接冲减成本的办法,不能在销售收入或销售成本中体现收益,反映在利润表上“利润”为零,但税法为了平衡税负,保证税款抵扣的连续性,也要计算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例如:某食品厂将一个月前购进的粮食(购进时取得了专用发票并抵税)用于某食品店的投资,该批粮食成本为10 000元,其中含运费186元;同类粮食市场售价为12 000元。则对外投资时,计算销项税额为12 000×13% =1 560元,会计分录为:

  借:长期股权投资 11 560

    贷:原材料 10 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560

  由于该笔业务不能反映粮食的购进成本和计税价格的差额,计算企业所得税时还要调增应纳税所得额2 000元,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在此,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出现了差异。

  三、抵税货物改变用途会计和税务处理的两点建议

  第一,购进货物扣税后,若用于无偿赠送他人,则视同销售,按同类货物的销售额计算销项税额,而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只规定不得抵扣进项税额,或抵扣后只按购进货物的成本计算进项税额转出,减少了进销差价应负担的税负,这显然不符合税负公平原则。因此,应将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或个人消费的行为改为视同销售,按照同行业同类货物的销售价格,计算销项税额

  第二,在视同销售行为发生后,既然税法确认应当缴纳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尽管没有实际现金流入,在会计处理时,也应体现会计处理与税务处理的差异,应增加“视同销售收入”科目。当然,在现行会计制度不允许的情况下,可以设立“视同销售台账”或“视同销售登记簿”,以便年末调整应纳税所得额时,简单明了,减少工作量。

货物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如何处理?

纳税人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不含固定资产)、劳务、服务,用于集体福利和个人消费的,应当将已经抵扣的进项税额从当期进项税额中转出;无法确定该进项税额的,按照当期实际成本计算应转出的进项税额。

例:某企业为一般纳税人,适用一般计税方法。2016年5月1日购进洗涤剂准备用于销售,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列明的增值税额1万元,当月认证抵扣。2016年7月,该纳税人将所购进的该批次洗涤剂全部用于职工食堂。

纳税人将已抵扣进项税额的购进货物用于集体福利的,应于发生的当月将已抵扣的1万元进行进项税额转出。

会计处理如下:

借:应付职工薪酬-职工福利费 

贷:原材料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小编都在本文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了有关内容外购抵税货物改变用途的会计和税务处理了。看到这里,小伙伴们对于外购抵税货物改变用途的会计和税务处理都了解清楚了吗?学习财务知识需要良好的环境和专业的指导,会计学习资料为每一位学员量身定制学习计划,帮助大家高效学习,快来会计学习资料官网咨询了解吧!

上述全部内容是用友软件下载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有关外购抵税货物改变用途的会计和税务处理的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免费会计分录指导,免费会计做账技巧指导,免费会计做账流程指导等,希望能够给你免费学习会计外购抵税货物改变用途的会计和税务处理的技巧上带来帮助,如有不理解的会计知识,欢迎您加入财税交流社群。

·进口增值税13可以全部抵扣吗

·工业企业关税的会计处理?

·利息收入计提所得税会计处理?

·审计报告定稿如果调整了该怎么做分录?

·管理费用借方余额如何入账?

·进项税金计入其它流动资产,会不会影响资产减少

·平销返利的所得税处理

·生产企业增值税出口免税的处理

·收到别的公司的定金怎么做分录?

·汇兑损益进什么科目

·事业单位用其他应付款购固定资产怎么做账

·固定资产转让出会计分录如何操作?

·小规模纳税人销户增值税能提前交吗

·你能区分出纳与会计吗?

·企业跨年支付的租金能不能税前扣除

·小规模企业开票超过限额如何报税?

·本公司打给本公司的借款利息分录

·研发失败固定资产没用了怎么处理?

·外购无形资产的成本包括增值税吗

·代开的免税中药材如何抵扣?

·关联公司代付款必须开票吗

·兼卖护肤品如何缴税?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