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口径和报表口径的区别

网站首页会计做账 正文

管理口径和报表口径的区别

admin 2020-10-04 会计做账 825 ℃

用友财务软件要在这篇免费会计实操做账的文章中给财务会计人员带来:管理口径和报表口径的区别相关的会计实操做账知识,这篇管理口径和报表口径的区别会计实操做账技巧的图文教程详细解了在账务处理过程中管理口径和报表口径的区别的相关账务处理技巧,一定对您学习会计知识有帮助。

管理口径和报表口径的区别

财务口径一般是报表口径,管理口径则是根据公司管理需求,加上或调减某些费用.

财务报表和管理报表的区别?

财务报表一般是指对外报表,管理报表一般是指内部报表.企业的报表按服务对象不同,可以分为对外报表和内部报表.

1)对外报表是企业必须定期编制、定期向上级主管部门、投资者、财税部门、债权人等报送或按规定向社会公布的财务报表.这是一种主要的、定期的、规范化的财务报表.它要求有统一的报表格式、指标体系和编制时间等,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等均属于对外报表.

2)内部报表是企业根据其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而编制的,供其内部管理人员使用的财务报表.它不要求统一格式,没有统一指标体系,如成本报表属于内部报表.

财务报表口径有哪些?

1、财务报表的口径:财务报表分为合并报表和非合并报表.

2、合并会计报表与汇总会计报表的区别

(1)编制目的不同. 汇总→行业或部门所属企业,合并→企业集团.

(2)编报范围依据不同.汇总→财务隶属关系,合并→控制关系

(3)编制方法不同. 汇总→简单加总,合并→抵销内部会计事项.

纳税报表如何填写

本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填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按简易办法缴纳增值税的货物,也使用本表,具体如下:

《增值税纳税申报表(适用于一般纳税人)》填表说明(来源国家税务总局文件规定):

本申报表适用于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填报.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按简易办法缴纳增值税的货物,也使用本表.

(一) 本表"税款所属时间"是指纳税人申报的增值税应纳税额的所属时间,应填写具体的起止年、月、日.

(二) 本表"填表日期"指纳税人填写本表的具体日期.

(三) 本表"纳税人识别号"栏,填写税务机关为纳税人确定的识别号,即:税务登记证号码.

(四) 本表"所属行业"栏,按照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中的最细项(小类)进行填写(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附后),仅填写行业代码.

(五) 本表"纳税人名称"栏,填写纳税人单位名称全称,不得填写简称.

(六) 本表"法定代表人姓名"栏,填写纳税人法定代表人的姓名.

(七) 本表"注册地址"栏,填写纳税人税务登记证所注明的详细地址.

(八) 本表"营业地址"栏,填写纳税人营业地的详细地址.

(九) 本表"开户银行及帐号"栏,填写纳税人开户银行的名称和纳税人在该银行的结算帐户号码.

(十) 本表"企业登记注册类型"栏,按税务登记证填写.

(十一) 本表"电话号码"栏,填写纳税人注册地和经营地的电话号码.

(十二) 表中"一般货物及劳务"是指享受即征即退的货物及劳务以外的其他货物及劳务.

(十三) 表中"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是指纳税人按照税法规定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

(十四)本表第1项"(一)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包括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货物和价外费用销售额,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适用税率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7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栏次数据等于本表第2项"应税货物销售额"、第3项"应税劳务销售额"和第4项"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栏数据之和(其中第4项在总局有关事项未明确之前暂不填写)."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十五)本表第2项"应税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货物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包括在财务上不作销售但按税法规定应缴纳增值税的视同销售货物和价外费用销售额,以及外贸企业作价销售进料加工复出口的货物."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5栏的"应税货物"中17%税率"销售额"与13%税率"销售额"的合计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十六) 本表第3项"应税劳务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缴纳增值税的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5栏的"应税劳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十七)本表第4项"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适用税率计算调整的应税货物和应税劳务的销售额.但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经税务稽查发现偷税的,不得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部分,而应将本部分销售额在"一般货物及劳务"栏中反映."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6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本项在总局有关事项未明确之前暂不填写)

(十八) 本表第5项"按简易征收办法征税货物的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易征收办法征收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包括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但在总局有关事项未明确之前暂不填写."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4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十九)本表第6项"其中:纳税检查调整的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调整的销售额,但享受即征即退税收优惠政策的货物及劳务经税务稽查发现偷税的,不得填入"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部分,而应将本部分销售额在"一般货物及劳务"栏中反映."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3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本项在总局有关事项未明确之前暂不填写)

(二十) 本表第7项"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销售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执行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一) 本表第8项"免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 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的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的货物及劳务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应等于《附表一》第18栏的"小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本项数据等于本表第9项"免税货物销售额"、第10项"免税劳务销售额"栏数据之和.

(二十二) 本表第9项"免税货物销售额" 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货物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货物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但不包括适用免、抵、退办法出口货物的销售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应等于《附表一》第18栏的"免税货物"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三) 本表第10项"免税劳务销售额" 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照税法规定直接免征增值税劳务的销售额及适用零税率劳务的销售额(销货退回的销售额用负数表示)."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应等于《附表一》第18栏的"免税劳务"中的"销售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四)本表第11项"销项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征的销项税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销项税额"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7栏的"小计"中的"销项税额"数.即本项等于本表第1项"(一)按适用税率征税货物及劳务销售额"与相应税率计算出的销项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此项在总局有关事项未明确前暂不包括纳税检查调增的销项税额数)

(二十五) 本表第12项"进项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申报抵扣的进项税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 - 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进项税额"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二》第12栏中的"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六) 本表第13项"上期留抵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前一申报期的"期末留抵税额"数,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月初余额一致.

(二十七)本表第14项"进项税额转出"栏数据,填写纳税人已经抵扣但按税法规定应作进项税转出的进项税额总数,但不包括销售折扣、折让,进货退出等应负数冲减当期进项税额的数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贷方"进项税额转出"专栏本期发生数一致."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二》第13栏中的"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本项中纳税检查调减进项税额数在总局有关事项明确前暂不填写)

(二十八) 本表第15项"免、抵、退货物应退税额"栏数据,填写退税机关按照出口货物免、抵、退办法审批的应退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二十九)本表第16项"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按适用税率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本项在总局有关事项明确前暂不填写)

(三十) 本表第17项"应抵扣税额合计"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应抵扣进项税额的合计数

(本项在总局有关事项明确前暂不包括第16项的相关数据).

(三十一) 本表第18项"实际抵扣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实际抵扣的进项税额."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三十二) 本表第19项"按适用税率计算的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适用税率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且本项数据≥0."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三十三) 本表第20项"期末留抵税额"栏数据,为纳税人在本期销项税额中尚未抵扣完,留待下期继续抵扣的进项税额.该数据应与"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明细科目借方月末余额一致.

(三十四)本表第21项"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应纳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并应缴纳的增值税额,但不包括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2栏的"小计"中的"应纳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本项数据等于第5项减第6项的余额与相应征收率计算出的数据.

(三十五)本表第22项"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栏数据,填写纳税人本期因税务、财政、审计部门检查并按简易征收办法计算的纳税检查应补缴税额."一般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栏数据与"即征即退货物及劳务"的"本月数" 栏数据之和,应等于《附表一》第13栏的"小计"中的"应纳税额"数."本年累计"栏数据,应为年度内各月数之和.

管理口径和报表口径的区别会计学习资料小编暂时就讲到这,财务口径一般是报表口径,管理口径则是根据公司管理需求,加上或调减某些费用.同时小编还为大家讲述了财务报表和管理报表的区别,大家还有什么疑问的话都可以来网页在线提问.

上述全部内容是用友软件下载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有关管理口径和报表口径的区别的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免费会计分录指导,免费会计做账技巧指导,免费会计做账流程指导等,希望能够给你免费学习会计管理口径和报表口径的区别的技巧上带来帮助,如有不理解的会计知识,欢迎您加入财税交流社群。

·转制科研机构可以享受什么税收优惠?

·第一月零申报资产负债表怎么填

·填写错误退回的发票如何处理?

·净现金流量净损失抵减所得税吗?

·为非居民企业代扣代缴的税费计入哪里?

·消费税组成计税价格于计税依据的问题

·金蝶数量金额式明细账怎么处理

·Excel公式怎么用/Excel公式入门

·个人借款利息是否要交税?

·外国投资者分配以前年度未分利润是否交税

·银行付款退回重新支付应该怎么记账?

·给员工提供的公寓、食堂等是否缴房产税?

·购买的保洁工具属于什么会计科目?

·小微企业会计网校培训哪家好?

·税务局关于拍卖合同交印花税吗?

·建筑工人工资可以直接列入成本吗

·word中插入表格—word小技巧

·现金预算包括哪些内容

·国有资产划转税务处理

·费用报销的凭证怎么做账?

·工程企业什么情况下可以按3%开发票?

·年所得12万包括哪些收入?

·固定资产分期付款会计处理

·百旺金赋服务费可以抵扣税金吗?

·非金融机构借款利息税前扣除

·企业所得税汇算清缴按年度来计算么?

·员工诉讼赔偿可以税前抵扣吗?

·委托加工物资消费税怎么计算?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