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网站首页会计做账 正文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哪些?

admin 2020-10-04 会计做账 162 ℃

用友财务软件要在这篇免费会计实操做账的文章中给财务会计人员带来: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哪些?相关的会计实操做账知识,这篇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哪些?会计实操做账技巧的图文教程详细解了在账务处理过程中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哪些?的相关账务处理技巧,一定对您学习会计知识有帮助。

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哪些?首先我们来看一下什么是工业增加值,工业增加值通常有两种计算方法,一种是“生产法”,另一种是“分配法”。那么,该如何用“生产法”和“分配法”计算企业的工业增加值?

  工业增加值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是企业全部生产活动的总成果扣除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或转移的物质产品和劳务价值后的余额,是企业生产过程中新增加的价值。

  计算工业增加值通常采用两种方法。一是“生产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产品和劳务价值形成的角度入手,剔除生产环节中间投入的价值,从而得到新增价值的方法。公式为: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二是“分配法”,即从工业生产过程中制造的原始收入初次分配的角度,对工业生产活动最终成果进行核算的一种方法,其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或:工业增加值=劳动者报酬+固定资产折旧+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

  一、按“生产法”计算:

  此种方法是目前最常用、绝大多数工业企业采用的方法,从上面的公式反映出,用“生产法”计算工业增加值涉及到三个要素:一是现价工业总产值,二是工业中间投入,三是本期应交增值税。

  1、现价工业总产值如何计算:

  (1)概念:现价工业总产值是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工业最终产品或提供工业性劳务活动的总价值量。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总产值要遵循三条基本原则。

  工业生产的原则:即凡是企业在报告期生产的经检验合格的产品,不管是否在报告期销售,均应包括在内,反之,凡不是本企业生产的产品,均不计入本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中。

  最终产品的原则:即凡是计入工业总产值的产品必须是本企业生产的经检验合格,不需再进行任何加工的最终产品,如果企业有中间产品(半成品)对外销售,那对外销售的中间产品也应视为企业的最终产品。

  工厂法原则:即工业总产值是以工业企业作为基本计算(核算)单位,即按企业的最终产品计算工业总产值,按这种方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值,不允许同一产品价值在企业内部重复计算,但允许企业间的重复计算。

  (3)计算方法:工业总产值包括本期生产成品价值,对外加工费收入,在制品半成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三部分。

  ①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是指企业本期生产,并在报告期内不再进行加工,经检验包装入库的全部工业成品(半成品)价值合计,包括企业生产的自制设备及提供给本企业在建工程,其他非工业部门和生产福利部门等单位使用的成品价值,本期生产成品价值按自备原材料生产的产品的数量乘以本期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产品实际销售平均单价计算;会计核算中按成本价格转账的自制设备和自产自用的成品,按成本价格计算生产成品价值,生产成品价值中不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的成品(半成品)价值。针对企业的具体情况,可以作这样的处理:首先由各个成品生产分厂的统计人员分别报送本期(报告期,一般按一个月结算一次)品产合格入库量(按各种规格明细分类报出),然后由销售部门的统计人员报送按品种规格的销售单价,再将产品产量和产品销售单价按品种规格对应相乘得出本期生产成品价值。

  ②对外加工费收入:是指企业在报告期内完成的对外承接的工业品加工(包括用定货者来料加工产品)的加工费收入和对外工业修理作业所取得的加工费收入,对外加工费收入按不含增值税(销项税额)的价格计算。

  ③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期初差额价值:是企业报告期自制半成品在制品期末减期初的差额价值。

  2、工业中间投入如何计算:

  (1)概念:指企业在报告期内用于工业生产活动所一次性消耗的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实物产品和对外支付的服务费用。

  (2)计算原则:计算工业中间投入有三个原则。

  A、必须是从企业外部购入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生产过程中回收的废料以及自制品的价值;

  B、必须是本期投入生产,并一次性消耗的产品和服务的价值,不包括固定资产转移价值;

  C、中间投入的计算口径必须与工业总产值的计算口径一致,即计入工业中间投入的产品和服务价值必须已经计入工业总产产值中。

  工业中间投入按照具体内容分为直接材料、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和利息支出五大项。具体计算过程:①利用会计决算报告中的“制造费用明细表”可以计算出制造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即将属于中间投入的运输费、低值易耗品摊销、劳动保护费、差旅费、保险费、水电费、办公费、劳务费、绿化费、排污费、机物料消耗、修理费等等项目相加而得。②利用“销售费用明细表”可以计算出销售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即将属于中间投入的差旅费、办公费、机物料消耗、装卸费、广告费、业务招待费、修理费、运输费、代理费等等项目相加而得。

  ③利用“管理费用明细表”可以计算出管理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即将属于中间投入的修理费、办公费、差旅费、机物料消耗、水电费、业务招待费、低值易耗品摊销、教育经费、工会经费、租赁费、绿化费、土地使用费等等项目相加而得。

  ④利用“财务费用表”可以计算出利息收支净额。

  ⑤利用“生产成本明细表”可计算出直接材料,即将属于直接材料的原材料、燃料、动力等等项目相加而得。需要注意的是,应将回收的原材料从成本中扣除。

  但在日常统计中,有些项目资料的取得比较困难,因此根据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总结出下面二种工业中间投入的计算方法:一是正算法:即将容易从会计报表中取得的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中属于中间投入的部分分别相加,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二是倒算法,即分别用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合计减去其中属于增加值的项目(大体包括工资、福利费、折旧、劳动保险费、职工待业保险、税金等),倒算出三项费用中的中间投入,再加上直接材料和利息支出,得出工业中间投入合计。涉及到的财务报表有:“企业产品成本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等明细表。

  3、本期应交增值税如何计算:

  本期应交增值税是指工业企业在报告期内应缴纳的增值税额。其计算公式:本期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出口退税+进项税额转出数-进项税额。这些资料取自会计核算资料“应交税金及附加费明细表”。

  以上对构成工业增加值三要素的计算方法、计算依据、计算过程作了详细说明,再根据“生产法”计算公式(工业增加值=现价工业总产值-工业中间投入+本期应交增值税)就能够得出某厂的工业增加值了。

  二、按“分配法”计算:

  此种方法涉及到七个要素――工资、福利费、折旧费、劳动及待业保险费、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应交增值税、营业盈余。目前,有的部门归结为四大要素,即: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营业盈余,其内容都大同小异。

  1、工资:从人力部“劳动工资”报表或会计核算“损益表”中取得,对应的人数为单位从业人员。

  2、福利费:从会计核算“损益表”中取得。

  3、折旧费:从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科目中取得。

  4、劳动、待业保险费:从会计“管理费用”明细表中取得5、产品销售税金及附加:从会计“损益表”中产品销售收入科目中取得。

  6、本期应交增值税:从会计“应交税金及附加费明细表”中取得。(计算公式同上)

  7、营业盈余:是指工业企业创造的增加值扣除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固定资产折旧后的余额。它相当于企业的营业利润加上生产补贴,但要扣除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以及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益金等。计算公式为:营业盈余=营业利润+生产补贴-从利润中开支的工资和福利-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公益金。

  将以上这七个要素直接相加就得出工业增加值。

上述全部内容是用友软件下载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有关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哪些?的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免费会计分录指导,免费会计做账技巧指导,免费会计做账流程指导等,希望能够给你免费学习会计工业增加值的计算方法有哪些?的技巧上带来帮助,如有不理解的会计知识,欢迎您加入财税交流社群。

·职工慰问金账务处理怎么做?

·用专项储备购买安全设备怎么做税务处理?

·公司股权无偿转让税务处理怎么做?

·其他应收款重分类调整分录如何写?

·发票已经抵扣被对方强制作废了该如何处理呢?

·财务报表是否必须有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负数增长率怎么算?

·以银行存款回购公司股票会计分录

·施工单位缴税在施工地点交还是注册地交

·自产样品免费送客户缴纳企业所得税吗?

·资本公积的核算处理

·其他应付款相关的会计分录以及知识点

·待处理财产损益是什么科目

·企业购买低值易耗品如何进行会计处理

·进项税额转出冲减成本

·销售返利中存在的税收问题

·年度一次性奖励,可以在汇算时再缴纳个税吗

·会计做账需要银行流水吗

·小规模纳税人出租仓库交什么税

·个人独资企业的个税要计入本年利润吗

·应付账款盘盈会计分录

·公司注册资本怎么认缴?

·银行付的环境保护税做什么分录?

·用电子承兑汇票应收还款怎么做账

·管理不善造成损失的会计分录怎么做?

·长期待摊费用没有摊销完怎么办?

·办理会计结转的注意事项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