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会计处理怎么做?

网站首页合理避税 正文

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会计处理怎么做?

admin 2020-10-04 合理避税 112 ℃

今天用友erp要在这篇免费企业合理避税技巧中讲解有关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会计处理怎么做?的税务实操内容,在这篇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会计处理怎么做?中我们通过图文教程讲解了免费的合理避税知识,免费的中小企业避税方法,还为您详细描述了在税务筹划中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会计处理怎么做?的相关避税技巧。

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会计处理怎么做?

答:对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的会计处理问题,无论在存货准则指南,还是在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准则指南,都基本未涉及到接受非现金资产捐赠问题。那么,究竟对接受捐赠的非现金资产应如何处理呢?财会[2003]29号文件是否还适用于上市公司呢?通过对新准则的解读,有如下理解:

一、税法处理不变

企业仍然根据国税发[2003]45号文件计算并缴纳应交所得税,因为目前尚无新的相关税收法规发布:2003年4月24日,国家税务总局发布的国税发[2003]45号文件《关于执行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规定的主要精神是,从2003年1月1日起,企业在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时,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记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企业在经营中使用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后,可按税法规定计提折旧、摊销或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投资转让成本,并在缴纳企业所得税前列支。该规定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方面:

其一,纳税时间改为接受捐赠时,而不是非货币性资产出售或处置时;其二,该受赠非货币性资产的折旧、摊销等可以正常进入企业的生产成本或费用,构成企业损益。

二、相关会计处理按新准则进行

相关会计处理之所以按新准则进行,是因为财政部财会[2006]3号文件《财政部关于印发等38项具体准则的通知》规定,“执行该38项具体准则的企业,不再执行现行准则、《企业会计制度》和《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可见,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和相关准则发布的财会[2003]29号文件也不再执行,因为皮之不存,毛将焉附。那么新准则又是如何规定的呢?

虽然相关资产类新准则并未涉及该问题,但在新会计准则指南附录《会计科目和主要账务处理》中,规定“营业外收入”科目核算企业发生的各项营业外收入,主要包括非流动资产处置利得、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利得、债务重组利得、政府补助、盘盈利得和捐赠利得等。可见,接受的资产捐赠不再作为“资本公积”,而作为企业的损益处理。据此,笔者借鉴以前相关会计处理合理的成分以及《企业会计准则第16号——政府补助》的规定,结合税法的有关规定,对接受捐赠资产的会计处理建议如下:

(一)确认

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应直接确认为当期损益(营业外收入);如果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金额较大,经批准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分期平均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应当确认为递延收益,在5年内分次计入以后各期的损益(营业外收入)。相关资产在5年以内被出售、转让、报废或发生毁损的,应将尚未分配的递延收益余额一次性转入资产处置当期的损益。

(二)计量

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如该资产附带有关协议、发票、报关单等凭证注明的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不大的,应以有关凭证中注明的价值为公允价值;如果没有注明价值或注明价值与公允价值差异较大、但有活跃市场的,应当根据有确凿证据表明的同类或类似资产市场价格作为公允价值;如没有注明价值且没有活跃市场、不能可靠取得公允价值的,应当以资产未来预计的现金流量的现值计量。

(三)会计处理

企业取得的非货币性资产捐赠,应按相关准则规定确定入账价值,借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按企业因接受捐赠资产支付或应付的金额,贷记“银行存款”、“应交税费”等科目;如果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金额较大,经批准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分期平均计入各年度应纳税所得额的,应借记相关资产科目,贷记“递延收益”科目;每年分配时,借记“递延收益”科目,贷记“营业外收入”科目。

(四)所得税的会计处理

由于接受捐赠资产作为损益(营业外收入)处理,而营业外收入是利润总额的组成部分,只需按所得税会计准则正常处理即可。

(五)不需追溯调整

由将接受捐赠资产作为“资本公积”,改为“营业外收入”,属于会计政策的变更,但是,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38号——首次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在编制期初(首次执行日)资产负债表时,不需要追溯调整。但应将“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余额转入“营业外收入”贷方,由于该余额是税后金额,因此,本年度计算应税所得额时,应予以扣除;同时,将“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科目余额转入“递延收益”科目贷方。

企业接受捐赠需要缴税吗?

国家税务总局在《关于执行〈企业会计制度〉需要明确的有关所得税问题的通知》(国税发[2003]45号)中对捐赠资产如何纳税的问题作了两项规定:

企业接受捐赠的货币性资产,须并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接受捐赠的非货币性资产,须按接受捐赠时资产的入账价值确认捐赠收入,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依法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企业取得的捐赠收入金额较大,并入一个纳税年度缴税确有困难的,经主管税务机关审核确认,可以在不超过5年的期间内均匀计入各年度的应纳税所得。按以前的规定,内资企业接受捐赠的资产,应计入资本公积金,可以不并入当期应纳税所得;而外商投资企业执行的政策正是上述两项规定,因此,内外资企业在捐赠资产的处理上存在差异。

此次规定统一了内外资企业政策,有利于公平企业税负。另外,国税发[2003]45号文件还明确,企业接受捐赠的存货、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投资等,在经营中使用或将来销售处置时,可按税法规定结转存货销售成本、投资转让成本或扣除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额

上述图文避税技巧是用友软件下载参考各大税务局网站,税法书籍为税务会计人员编辑的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会计处理怎么做?的相关避税资料,希望对你免费学习税务避税技巧接受非货币性资产捐赠的会计处理怎么做?的过程中有帮助,如有不理解的税务知识,欢迎您进入财税交流社群。

·公司集体活动的场地费计入什么科目?

·电子汇票贴现怎么做账

·待摊费用年底如何做账?

·实收资本没到账借款凭证怎么做?

·很长的原始凭证怎么折叠

·无形资产的摊销方法有哪些?

·购买水果属于什么会计科目

·销项发票能不能早于进项

·单位之间调拨固定资产发票怎么解决

·资产处理损益借贷方向表示什么?

·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的税金包括哪些

·贸易型出口退税怎么算

·哪些税计税依据包含增值税?

·分配股息手续费进项税要抵扣吗?

·定期存款利率什么时候调整

·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费用只能用专票吗

·发出商品退回如何做账务处理?

·开采矿产资源交什么税?

·出差报销凭证是收付转哪种凭证?

·对公账户利息如何报税

·我的初级备考经验相信自己

·建筑业一般纳税人分包业务的财税处理?

·缴纳个人所得税怎样做会计分录?

·代收代付城市垃圾处理费的分录

·因增资引起外资股比例低于25%要补税吗?

·留抵税额转销会计分录

·维修费开票属于什么类

·为什么要差额征税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