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

网站首页会计做账 正文

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

admin 2020-10-04 会计做账 134 ℃

用友财务软件要在这篇免费会计实操做账的文章中给财务会计人员带来: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相关的会计实操做账知识,这篇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会计实操做账技巧的图文教程详细解了在账务处理过程中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的相关账务处理技巧,一定对您学习会计知识有帮助。

出口货物退(免,Export Rebates)税,简称出口退税,其基本含义是指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通环节实际缴纳的增值税、消费税。出口货物退税制度,是一个国家税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出口退税主要是通过退还出口货物的国内已纳税款来平衡国内产品的税收负担,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的创汇。

下文针对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举例说明

一、计算方法

(一)当期应纳税额的计算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二)免抵退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进料加工免税进口料件的组成计税价格=货物到岸价+海关实征关税和消费税

(三)当期应退税额和免抵税额的计算

1、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2、如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根据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中“期末留抵税额”确定。

(四)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的计算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二、分录架构

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

借:主营业务成本(出口销售额FOB×征退税率-不予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应退税额:

借: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应退税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应退税额)

免抵税额: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应纳税额(免抵额)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免抵额)

收到退税款

借:银行存款

货:应收补贴款-出口退税

三、生产企业出口退税典型例题:

例1:某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对自产货物经营出口销售及国内销售。该企业2005年1月份购进所需原材料等货物,允许抵扣的进项税额85万元,内销产品取得销售额300万元,出口货物离岸价折合人民币2400万元。假设上期留抵税款5万元,增值税税率17%,退税率15%,假设不设计信息问题。则相关账务处理如下:

(1)外购原辅材料、备件、能耗等,分录为:

借:原材料等科目5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货:银行存款585

(2)产品外销时,分录为:

借:应收外汇账款2400

货:主营业务收入2400

(3)内销产品,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351

货:主营业务收入3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4)月末,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2400×(17%-15%)=48(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48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8

(5)计算应纳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51-(85 5-48)=9(万元)

结转后,月末“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贷方余额为9元。

(6)实际缴纳时

借: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9

货:银行存款9

(7)计算应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5%=360(万元)

借: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360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60

例2:引用例1的资料,如果本期外购货物的进项税额为140万元,其他资料不变,则(1)-(6)分录同上。其余账务处理如下:

(1)外购原辅材料、备件、能耗等,分录为:

借:原材料等科目5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85

货:银行存款585

(2)产品外销时,分录为:

借:应收外汇账款2400

货:主营业务收入2400

(3)内销产品,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351

货:主营业务收入3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51

(4)月末,计算当月出口货物不予抵扣和退税的税额

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人民币外汇牌价×(征税率-退税率)=2400×(17%-15%)=48(万元)

借:产品销售成本48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48

(5)计算应纳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51-(85 5-48)=9(万元)

结转后,月末“应交税金——未交增值税”账户贷方余额为9元。

(6)计算应纳税额或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本月应纳税额=销项税额-进项税额=当期内销货物的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上期留抵税款-当期不予抵扣或退税的金额)=300×17%-[140 5-2400×(17%-15%)]=51-97=-46(万元)

由于应纳税额小于零,说明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46万元。

(7)计算应退税额和应免抵税额

免抵退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外汇人民币牌价×出口货物退税率=2400×15%=360(万元)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当期免抵退税额360万元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46(万元)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360-46=314(万元)

借:应收出口退税46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314

货: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60

(8)收到退税款时,分录为:

借:银行存款46

贷:应收出口退税46

上述全部内容是用友软件下载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有关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的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免费会计分录指导,免费会计做账技巧指导,免费会计做账流程指导等,希望能够给你免费学习会计生产企业出口退税的计算及账务处理的技巧上带来帮助,如有不理解的会计知识,欢迎您加入财税交流社群。

·Word:Word如何合并与拆分单元格

·2019年最新企业规模划分标准

·一般纳税人与个体户之间的业务往来怎么处理账务及发票

·税局要求提前缴纳增值税怎么做记账

·计算外籍个税应避开哪些误区

·季度不超过30万是含税还是不含税

·公司净资产如何计算?

·劳务费代扣个税是按开票金额计算吗

·长期股权投资分配现金股利会计分录

·红字发票开错了已上传如何作废

·代发工资会计如何计提

·原材料的运杂费计入成本吗

·所有逾期未抵扣的增值税进项税都可以补救吗?

·其他应付款冲账如何写会计摘要?

·库存商品变价出售如何做税务处理?

·企业分立转移房屋涉及到土地增值税吗?

·个人应纳税所得额计算方法有哪些?

·个体户到税务局怎么开票?

·房产税征收范围有哪些

·职工教育经费的税前扣除

·新准则预付账款是否计提坏账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