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的解决的范围与原则

网站首页合理避税 正文

劳动争议的解决的范围与原则

admin 2020-10-04 合理避税 135 ℃

今天用友erp要在这篇免费企业合理避税技巧中讲解有关劳动争议的解决的范围与原则的税务实操内容,在这篇劳动争议的解决的范围与原则中我们通过图文教程讲解了免费的合理避税知识,免费的中小企业避税方法,还为您详细描述了在税务筹划中劳动争议的解决的范围与原则的相关避税技巧。

劳动争议的解决

一、劳动争议的范围

劳动争议包括:

1.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4.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5.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金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二、劳动争议的解决原则和方法

原则:根据事实,遵循合法、公正、及时、着重调解的原则,依法保护当事人的 合法权益。方法:协商和解、调解、劳动仲裁、劳动诉讼。

1.劳动者可以与单位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单位协商,达成和解协议。

2.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

3.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另有规定的以外,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15日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注意

劳动仲裁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必经前置程序。区别于一般经济仲裁的一裁终局原则。此处的“调解”与劳动仲裁程序中的调解不同,主要区别见下表:

三、劳动调解程序

劳动调解应遵循以下程序:

1.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调解可以书面申请,也可以口头申请。

2.经调解达成协议的,应当制作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经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解组织印章后生效。

3.进一步申请劳动仲裁

(1)达成调解协议后,一方当事人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调解协议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

(2)自劳动争议调解组织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15日内未达成调解协议的,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劳动仲裁。

上述图文避税技巧是用友软件下载参考各大税务局网站,税法书籍为税务会计人员编辑的劳动争议的解决的范围与原则的相关避税资料,希望对你免费学习税务避税技巧劳动争议的解决的范围与原则的过程中有帮助,如有不理解的税务知识,欢迎您进入财税交流社群。

·工资薪金制度中的个税调整最新消息

·小规模三个月做一次账吗

·中小企业管理费用记账凭证摘要怎么写

·土地增值税为含税收入吗?

·自然报废的设备账务处理?

·内账会计是什么?内账会计工作内容

·上缴国有资产收益怎么做分录

·购物卡可以开发票吗

·小企业会计准则中残保金在什么科目核算

·财务往来账错误怎么办?

·预付的工程款开发票如何记账?

·采购比价如何审计和增值税筹划?

·销售环节的增值税消费税计算

·怎么填写多栏明细分类账

·银行借贷不平怎样重新整理出账?

·厂里购工作服如何做会计凭证?

·怎么算商铺投资回报率是否值得?

·员工离职违约金需要交增值税吗

·上级拨入资金怎么做账?

·送给员工的期权怎么记账?

·年终奖2018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与纳税分析

·个体户怎样领税票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最近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