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时效是指什么?

网站首页会计做账 正文

诉讼时效是指什么?

admin 2020-10-04 会计做账 137 ℃

用友财务软件要在这篇免费会计实操做账的文章中给财务会计人员带来:诉讼时效是指什么?相关的会计实操做账知识,这篇诉讼时效是指什么?会计实操做账技巧的图文教程详细解了在账务处理过程中诉讼时效是指什么?的相关账务处理技巧,一定对您学习会计知识有帮助。

诉讼时效

(一)概念

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而失去诉讼保护的制度。

注意

(1)诉讼时效期间届满,权利人丧失的是“胜诉权”,即丧失依诉讼程序强制义务人履行义务的权利;权利人的实体权利并不消灭,债务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限制。

(2)诉讼时效期间、计算方法以及中止、中断的事由由法律规定,当事人约定无效。人民法院不得主动适用诉讼时效的规定。(2018年新增)

(二)诉讼时效期间的具体规定

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除法律另有规定外,一般诉讼时效为3年。(2018年改)

2.最长诉讼时效期间(绝对时效期间):20年。

注意

诉讼时效期间的起算点见下表:

(三)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止

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下列障碍,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权的,诉讼时效中止。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6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2018年改):

1.不可抗力。

2.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

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3.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4.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5.其他。

(四)诉讼时效期间的中断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诉讼时效中断,从中断、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

重新计算:

1.权利人向义务人提出履行请求的。

2.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

3.权利人提起诉讼或者仲裁的。

4.与第3点有同等效力的其他情形。

注意

(1)中断期间持续中断,重新计算的起算点为中断事由完结之日起。

(2)客观原因导致中止——暂停键;主观原因导致中断——重启键。

(五)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2018年新增)

1.请求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

2.不动产物权和登记的动产物权的权利人请求返还财产。

3.请求支付抚养费、赡养费或者扶养费。

4.依法不适用诉讼时效的其他请求权。

上述全部内容是用友软件下载小编精心收集整理的有关诉讼时效是指什么?的会计实务操作中的免费会计分录指导,免费会计做账技巧指导,免费会计做账流程指导等,希望能够给你免费学习会计诉讼时效是指什么?的技巧上带来帮助,如有不理解的会计知识,欢迎您加入财税交流社群。

·预缴税金可以跨月在纳税申报期去预缴吗

·专项附加扣除是什么意思?

·公司买卖股票如何确定销售额?

·建筑安装分包差额会计分录

·个体注销了名下车辆怎么办

·商贸公司营业执照经营范围怎么写?

·收到土增税退税计入什么科目

·坏账损失两种核算方法的区别

·安全基金提取如何做会计处理合适?

·扣缴个人所得税申报表怎么填?

·开票系统维护费怎么做账?

·船舶吨税属于哪个税种?

·进口关税专用缴款书可以手写吗?

·土地使用税的计税依据是不动产证的哪项?

·公司当年福利费没有用到限额,可以按照14%计提税前扣除吗?

·免征和抵扣税额应当借记什么

·服务业缴纳增值税怎么做会计处理?

·退企业所得税账务处理是怎样的?

·财政部会计司2016年工作要点

·公司租土地建厂房应该怎么做账呢?

·小企业应付账款怎么核算?

请在这里放置你的在线分享代码
最近发表